不得不說,如今比亞迪的新能源屬性是非常明確的。海洋網分為海洋生物系列和軍艦系列,軍艦系列主要是搭載的DM-i超級混動技術的混動車型,比如驅逐艦。海洋生物系則是搭載的e平臺3.0最新技術的純電車型,比如目前市場熱銷的海豚,再有就是今天我們要試駕的這臺海豹了。
本次試駕的車型是續航700km的長續航后驅版,售價25.98萬元。搭載的單電機,總功率230kw、313匹馬力、360牛米的扭矩,0-100km加速5.9秒。車長4800mm,軸距2920mm,屬于中型車,由于它的整個車身設計偏向于運動,所以看上去有一種轎跑車的既視感。
我們拿到的試駕車是一臺深灰色的車,可能是因為當天陽光很強烈的原因,個人感覺這個顏色要比主推款淺藍色的更好看一些。
從南山出發前往南川金佛山,全程120km,耗時接近2小時。首先要經過一段蜿蜒的山路,再有一段城市道路,剩余50%的高速路,基本是一個全路況覆蓋的試駕路線。
首先來說說它的“海洋美學”設計。海豹的外觀設計是非常成功的,轎跑的風格、優美的車身姿態,是那種一眼就能俘獲人心的“美人胚子”。
整車造型犀利,車身姿態低趴,具有極致的運動感,短前后懸、長軸距的完美車身比例,讓人第一眼就可以感受到強烈的運動氣息和優雅的氣質。
此外,我非常喜歡它的雙U懸浮式車燈和海浪漣漪“波紋”燈。尾部除了貫穿式尾燈設計這種新能源車的“常規操作”外,還加入了水滴尾燈,用點光源強化了車輛尾部的精致感和科技感。
坐進駕駛艙,形式多樣的海洋元素就能立刻讓人有一種愉悅放松的感覺。精妙的激光鐳雕紋理、雙縫線工藝和小巧精致的水晶檔桿,搭配15.6英寸可旋轉的中控屏,海豹的內飾設計的確是“走心”了。
另外,海豹的座椅也是本次試駕給我帶來最大的驚喜,不論是側向的包裹性、坐墊的支撐性還是柔軟度,都非常到位。而且,后排的座椅舒適度、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也都無可挑剔。唯一不足的就是全景天幕沒有自帶遮陽簾,在重慶這種“火爐”城市,就算是10月的太陽,“殺傷力”也是不容小覷的。
再來聊聊車機,海豹搭載的DiLink車載智能系統,語音交互的靈敏度非常高,識別也很精準。比如向它發出指令時,它可以識別出你是在主駕駛位還是副駕駛位。此外,除低配版,其余車型都搭配了12個喇叭的丹拿音響。雖然海豹沒有頭枕音響,不過它導航聲音在主駕駛區域播放的功能也是非常討喜的。
海豹之所以如此受“追捧”,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——四大首搭:首搭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、首搭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、首搭后驅/四驅動力架構、首搭前雙叉臂+后五連桿底盤懸掛。
海豹首次搭載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(CTB,Cell to Body),是將“刀片電池”深度融入整車結構,電池包上蓋與傳統結構的車身底板集成,構成上蓋、“刀片電池”、托盤的整車三明治結構,電池系統的結構強度獲得突破,并為整車安全賦能。
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術,改變了過去只能通過降低動力輸出讓車輛動態恢復穩定的方式,升級為扭矩轉移,適當降低扭矩或輸出負扭矩等多種控制方式來維持車輛穩定。簡單來說,就是當輪端出現異常,但尚未出現打滑時,系統就已識別到抓地力異常,提前調整輪端扭矩匹配,讓車輛恢復穩定。
所以,海豹才有如此均衡的操控穩定性和舒適性,同時又能帶來高品質運動轎車的體驗。
試駕的第二天,我們又驅車60多公里,前往萬盛飛行營地,體驗了純電車“無油無慮”的暢快感覺。再從萬盛開100多公里回到主城,期間完全不需要擔心充電問題。而且,就算是5.9秒的0-100km加速也能讓乘坐者體驗到強有力的推背感。
那么,購買電動車,當安全、舒適、空間、續航都不再是問題的時候,好看、好開、好玩才是年輕用戶的不二之選。
關鍵詞: 比亞迪